大约是在22年7月份,上海疫情刚解封没多久,封了2个多月,大家在家里都快憋疯了,特别是喜欢打羽毛球的朋友们。

小区旁边的创意园里有一个羽毛球馆,跟她就是在这里的球场上相识的,我的水平自我感觉还凑合,有次双打的时候就组了个搭档。 没想到这一组就组到了现在。磨合的多了,慢慢的相互就有了默契,我打完一拍,她打的下一拍就是我设想的打法和位置,运动中和一场结束的时候会 相互击掌,给予对方鼓励。累的时候也会相互给予安慰。我一个球没打好,导致对方杀球到她脸上的时候,心里也会内疚,也提醒自己尽量不要给对方这样的杀球机会。 后来旁边的球场拆了,就骑上小电驴驮着她一起去别的球场,直到后来我搬走了。

记得那年11月份,清零政策还没有放开,她去学车的地方,结果作为密接被隔离在了驾校,一个偏远的地方。 就让我替她去了之前报的羽毛球的坑,中间保持联系,直到她安全回来小区。 她报了单位里举办的单打比赛时候,第一时间就告诉我,后面还专门针对性的练习了单打。

球场上,我们从发球开始练习,然后步伐,螃蟹步,然后高远,四方球,网前球,然后劈吊和杀球。一起进步。

球场外,一起吃饭,吃樱桃,有好事儿的时候相互分享喜悦,有不那么好的时候互诉窘迫。

她总是说 感谢我这么一路走来带着她打球,鼓励她,支撑她,成就她。

可是再一想,又何尝不是她在支撑我,成就我呢!

练习发球的时候,为了能教给她正确的方式和技术要领,自己看了好多视频教程,她掌握了,我也更好了。 练习步法的时候,巩固了登转和蟹步,杀球的时候学会了手腕内旋。 练习网前球,四方球,吊球,为了练好,一起学习巩固技能。

更重要的是,有她在,有了动力。